“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直達快車不如自己的爛車”!之所以這樣說,是有原因的,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聊過,人為什么會暈車:基于自身經歷談談暈車是怎么一回事兒?以及最近廣州即將推行的新限行政策:廣州限行規則改了,我人煩惱增加了。
在廣州現行的“開四停四”交通規則下,上周六日、本周一二這四天,我外地車牌處于“停四”限行時段,以至于近兩天,我都是乘坐校際大巴在廣東財經大學佛山校區與廣東財經大學廣州校區之間往返。
從佛山校區到廣州校區,路程70Km,車程時長1小時30分鐘。之前我自詡自己已經是老司機,再暈車的概率極低了,但今天乘坐這輛校際巴士,差點把我給整嘔吐了。
該車是一輛三四十座位的中大型大巴,上車之后,我就聞到了①車內廉價材質釋放出的內飾氣味,這種氣味,是構成暈車催吐的一部分,全程聞起來難受極了。
其次,這些大巴車通一色的使用板簧懸架,再加上大巴車通常為了承重需要,把輪胎氣壓打得賊高,以至于整輛車過一些小的溝溝坎坎或減速帶時,②顛簸得要死,高情商說法就是“路感清晰”,座椅也硬邦邦,毫無過濾震動性可言,是構成暈車催吐的一部分。
再次,車輛在行駛路程的中后段,有學生耐受不住,產生暈車癥了,一路的狂嘔吐不止,我坐在她前排附近,③能輕而易舉地聽到她發出的諸如:“啊,哦……”這類食物從食道涌上嘴巴的嘔吐聲,隨之就是聞到了她的嘔吐物氣味。
①②③,三管齊下,咳,難受,乘坐公共交通真的難受。好像也引起了我的連鎖反應,我緊皺眉頭,漲紅了臉,身體也產生了反胃的“共鳴”感覺,差點沒忍住想吐了。
擁有自己的私家車,大概就像當下年輕人在大城市完全可以租房過日子一樣,為什么年輕人還是盤算著購置屬于自己產權的一套房?無非擁有自己的住房,擁有更私密的空間,更少的搬家不確定性以及內心上更為看重的“吾心安處即吾鄉”的歸屬感。
車也這樣,即使自己的車很爛很破,比不上別人家的好,但有車以后隨之而來的“一車在手,說走就走”的出行自由度和“一車在手,何懼風雨”的生活品質,能極大提升車主的生活半徑、社交圈子。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車方向盤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暈不暈車自己掌控決定,想停就停,也無需擔心別的乘客暈車引起自己的“共鳴”反應而暈車,這是多數公共交通工具都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