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前DeepSeek研究員羅福莉通過朋友圈正式確認已加入小米。對于一直堅持“輕量化”、不走“大參數”競賽路線的小米AI戰略而言,羅福莉的加盟可謂是關鍵一子,她在DeepSeek時期積累的MoE(混合專家)架構等大模型訓練經驗,正是小米“端側AI”與“人車家全生態”所急需的人才。而從羅福莉自己的文案來看,她在小米的工作領域應該不只是大模型開發,可能涉及大模型在手機、汽車等終端產品的落地。
羅福莉在朋友圈發文:“智能終將從語言邁向物理世界。我正在Xiaomi MiMo,和一群富有創造力、才華橫溢且真誠熱愛的研究員,致力于構建這樣的未來,全力奔赴我們心目中的 AGl。”

今年年初,隨著Deepseek的爆火,羅福莉作為前DeepSeek研究員爆火,被稱為“AI天才少女”,隨即又傳言稱其將加入小米,業內不乏“雷軍千萬年薪挖角”的傳聞,但無論小米還是羅福莉都選擇了沉默。
2月,有羅福莉親屬就曾表示其已到新崗位上班,但并未透露其新的去向,今日本人官宣小米也為這場關于其職業去向的討論暫時畫下了休止符。
而在一個月前,小米發布的AI論文中就出現了羅福莉的名字,這也代表羅福莉在今日官宣之前就已經和小米AI團隊進行了合作,而她本次加盟也將為小米在大模型領域按下加速鍵。
95后“天才少女”
羅福莉199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據羅福莉此前在阿里達摩院的采訪視頻介紹,從小她就喜歡在村里的免費書屋讀書,那里是她的“第二課堂”。她說:“小時候以為世界只有村子大,直到書帶我去了更遠的地方。”
2013年,羅福莉考上北京師范大學。在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之前,羅福莉幾乎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領域,卻“誤打誤撞”地進入了計算機專業。
其高中班主任、數學老師李波曾表示“大學期間,羅福莉就在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了。”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
真正讓她聲名鵲起的是2019年讀研二期間,在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國際會議ACL上一次性發表8篇論文,其中2篇為第一作者。
研究生畢業后,羅福莉選擇進入阿里達摩院做人工智能研究,從事預訓練語言模型相關的研究。
在阿里達摩院,羅福莉主導開發了多語言預訓練模型VECO(Versatile Encoder-Decoder for Cross-lingual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該模型同時支持多語言理解和生成,被納入阿里達摩院深度語言模型體系AliceMind,并推動了該項目的開源工作。這段經歷讓她在跨語言大模型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和工程經驗。
2022年,羅福莉離開阿里加入量化私募幻方量化,隨后進入其研究部門DeepSeek擔任深度學習研究員。在這里,她參與了MoE(混合專家)大模型DeepSeek-V2的研發工作,該模型以"性價比之王"著稱,其中文水平被業界認為處于國內外閉源模型第一梯隊,而價格僅為GPT-4的1/100。
在DeepSeek期間,羅福莉不僅在技術上持續深耕,更展現出對開源社區的深刻理解——她曾在知乎親自撰寫DeepSeek-V2的技術解讀,以"接地氣"的方式闡述模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