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18大促,都是年輕人開啟“瘋狂剁手買買買”的契機,但今年的他們卻顯得格外的理性,不是蹲點搶紅包,就是拉著好友拼單湊返利。
在某博上,以#這屆年輕人為何變得摳門了#的話題收獲了1.5億的閱讀量,超2萬人就相關問題發表討論,年輕人紛紛為自己的行為正名,并非變得更“摳”了,而是變得更“精”了,他們不愿意再為激情買單,而是更注重產品本身的質價比。
(上圖為藍電E5榮耀版)
(上圖為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
無獨有偶,在買車這件事上,同樣可以看出當下用戶的選擇趨向,他們不再去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是會進行多方比對,最終選擇更具質價比的車型,比如說藍電E5榮耀版以及比亞迪宋PLUS DM-i榮耀版。
那么兩款車都是插混SUV車型,又是當下用戶優先購車選擇的車型,它們之間的對比會產生怎樣的火花,究竟哪款車型又會更勝一籌呢?
價格不同,藍電E5榮耀版門檻更低
當下用戶買車更注重質價比,而價格恰好是用戶選擇一款產品的主導因素之一,像10萬級的SUV市場,或許車型很多,但十萬級的中型插混SUV,答案卻只有一個。
(上圖為藍電E5榮耀版)
(上圖為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
藍電E5榮耀版的起售價為9.98萬,相比較老款車型來說,價格低了4萬多,在車市降價內卷的大環境下,藍電E5榮耀版因勢利導,降價增配,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降低了中型插混SUV的準入門檻,也讓更多的用戶可以享受到越級高階體驗。
而比亞迪宋PLUS DM-i榮耀版的入門價格為12.98萬,這個價格在同級別的車型中算是中規中矩,而且得益于比亞迪的口碑加持,銷量一直不錯,但面對藍電E5榮耀版的時候,就稍顯劣勢,因為相差3萬元的起售價,并不能依靠品牌加持就可以抹平,況且藍電E5榮耀版采用的是與比亞迪宋PLUS DM-i榮耀版同款的弗迪混動系統,在產品力層面處于同等水平,所以綜合來看,顯然藍電E5榮耀版質價比更高。
配置不同,藍電E5榮耀版更有誠意
所謂貨比三家,比的不僅僅是價格,而是在相同價格的基礎上,誰能提供更多的配置,展現車企更多的誠意。尤其是對于時下的年輕用戶來說,他們本身就是伴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成長起來的,對于汽車的相關配置要求會更加嚴格。
(上圖為藍電E5榮耀版)
(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
在常規的配置方面,藍電E5榮耀版全系配備了胎壓顯示、定速巡航、遠程控制、HUAWEI HiCar以及高德地圖等等,即便是入門版本,也可以享受到舒適便捷的用車生活。
在智能化安全配置方面,藍電E5榮耀版全系標配主動安全系統,包括我們常用的盲點監測、并線輔助、開門預警、后方碰撞預警以及后方穿插預警等,是10萬級內唯一全系標配主動安全配置的車型,此外,藍電E5榮耀版共享賽力斯嚴苛的品質管理體系,累計行駛里程一億公里0自燃,安全可靠,用起來更放心。
而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的入門版本,同樣提供了諸如胎壓顯示、倒車影像、DiLink車載智能系統、遠程控制、定速巡航以及高德地圖等配置。
但在主動安全方面,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的入門版本,并沒有配備相關的功能配置,用戶想要享受更全面的安全防護,則需要加價選擇14.98萬元的旗艦PLUS版本,價格與藍電E5榮耀版相差5萬元,從這方面來看,顯然藍電E5榮耀版更有誠意。
續航不同,藍電E5榮耀版更有質價比
混動車型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保證純電駕乘質感的前提下,解決了里程焦慮的問題,而且相對來說用車成本更低,經濟效益更明顯。
從動力配置上來看,兩款車都采用了由比亞迪的弗迪混動系統,作為比亞迪的王牌之一,這套系統經過了超 500 萬臺裝機驗證,在可靠性與燃油經濟性方面的表現受到市場廣泛好評。
(上圖為藍電E5榮耀版)
(上圖為宋Plus榮耀版DM-i)
雖然兩款的動力表現非常接近,但在續航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藍電E5榮耀版全系搭載的是17.52kWh的三元鋰電池,可提供NEDC工況下100km的純電續航里程,而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入門版本搭載的是12.9kWh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NEDC純電續航里程只有71km,用戶想要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則需要加價選擇進階版本。
也就是說,對于時下大城市用戶來說,動輒三四十公里的通勤半徑,比亞迪宋PLUS榮耀版DM-i的入門版本基本成了擺設,用戶需要中途補能或者選擇虧電行駛,根本享受不到純電通勤的便利與樂趣。而藍電E5榮耀版則可以采用純電方式通勤,用戶只需要支付充電的費用即可。
在長途出行方面,兩款車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都能提供1000+km的續航里程,對于喜歡節假日出游或者經常跑長途的用戶來說,真正地解決了里程焦慮的問題。
總結:年輕不再喜歡沖動消費,而是貨比三家,不買貴的只買對的,這對于用心做產品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因為只要產品實力夠硬、質價比更高,就不怕對比,無懼挑戰。就像藍電E5榮耀版一樣,以更低的價格,帶來越級享受,以更高的品質,助力品牌向上發展,為10萬級的中型插混SUV市場重新制定了標準,也為當下用戶出行提供了更具質價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