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光嗎?”這是日本動漫作品《奧特曼》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很多人最美好的童年回憶,也是不少人的心中激勵。而現在,這句話也成為本田對中國消費者的一次“靈魂發問”。

6月25日,伴隨著奧特曼的保駕護航,東風本田獵光在上海正式上市,新車提供銳光版、炫光版、熠光版、馭光版共四個版本車型,售價區間為18.98萬-20.98萬元,同時在上市時東風本田宣布獵光全系限時優惠3萬元,優惠后的限時驚爆價為15.98萬-17.98萬元。

此次搬出日本“國寶級”動漫IP與產品聯名足見東風本田對獵光未來市場的期待,同時將獵光與“光之巨人”奧特曼掛鉤,也展現出東風本田希望借獵光這一產品,讓中國消費者能看到本田在華電動化轉型的那道光。
在2021年的10月,本田正式在中國開啟電動化戰略布局,并發布了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將推出五款車型,而獵光正是e:N系列的第二彈產品。
作為e:N系列的第二款車型,獵光的原型概念車e:N2 Concept早在2022年11月就亮相了,但是正式車型卻到2024年才上市,說明本田對這款產品的投放相當謹慎,需要靠它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上引起一些反響。
從產品本身來看,獵光確實在私下經過了不少“打磨”,作為日系新能源車型,已經能摸到不少當下中國消費者選車、購車的喜好。

首先從外觀來說,獵光采用了獵裝轎跑造型,整體設計賦有大量鋒利硬朗的線條,配合溜背的造型,以及金屬漆的質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就能在一眾同質化嚴重的新能源車中脫穎而出。
同時在車內體驗方面,獵光遵循本田“MM理念”,在保留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的基礎上,實現感官體驗最大化和智能享受最大化,這對于喜歡“大”的中國用戶而言也非常對口味。
對于當下消費者非常追捧的智能化上,獵光搭載了本田最新的HONDA CONNECT4.0智導互聯系統,集合先端AI技術“黑科技”,為用戶帶來智慧便捷的專屬駕乘體驗。全新AI智能助理結合15種智能場景模式,以及輕松實現車機交互的智能手勢控制,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娛樂生態。同時CWC實時座艙監測,更是東風本田首次搭載兒童關懷和內置遺留物提醒功能。反正中國消費者看重的智能化體驗,獵光也都在做。
在電動汽車最關鍵的續航里程方面,獵光采用了容量達68.8kWh的寧德時代高密度三元鋰電池,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545km,雖然不是市面上最長的,但已經能完全滿足日常出行需求。
并且,獵光還配有效率高達92%的高功率驅動電機,其最大輸出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具有不錯的加速能力,配合三位一體的高剛性純電動車專用車身,能帶來更加穩定的動力輸出。
而作為有著70余年造車經驗的本田,在車輛的操控和舒適性上也有加分項。在對獵光的調校上采用了最適合車輛的轉向操舵力曲線,帶來人車合一的駕駛感受,四種駕駛模式隨心切換,可輕松面對種種路況。兩萬多種場景算法,實現起步不失速,加速絲滑,減速無拖拽,用敏感制動,讓敏感暈車的家人乘坐“0眩暈”。行業罕見的振幅響應型減震器、配合全新一代座椅骨架技術和高回彈高阻尼座椅填充材料人體工學座椅,徹底解放乘客的腰和背,讓乘坐“0壓力”。
同時在最為關鍵的安全性方面,獵光采用“金鐘罩”級安全ACE承載式車身結構,超高強度鋼使用率達33.2%,最高可承受1500MPa強度。全系標配7個安全氣囊,可實現多場景化緩沖,提高駕乘安全。并且獵光還搭載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滿配16項功能,以先進智駕體驗進一步提升安全防護。
從獵光產品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東風本田此次針對國人消費重點關注的產品外觀、車內空間、智能交互上都做了重點部署,在同級中都有一定優勢,或者達到主流水平,再加上本田本身在駕控和安全方面的優勢,讓獵光從電動汽車這一屬性的產品力和品質都高于一些只看重“冰箱、彩電、大沙發”配套的車型。
而東風本田在發布會上召喚“光之巨人”奧特曼作為“獵光守護者”出現,一方面是為產品打氣,帶動知名度;另一方面則是想借此去呼喚中國消費者心中的那道光,讓消費者認清究竟什么才是對于電動汽車更為關鍵的。
近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火爆,今年一些時期的滲透率甚至超過50%,逐漸成為主流車型。而伴隨新能源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眾多車企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卷”。這里面有一些是通過規模效應和大量自研技術實現了降本主動開始卷,也有一些是不想掉隊被迫跟著卷,還有一些則是打著卷的名義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蒙蔽消費者。

獵光賦能官楊忠華也在發布會現場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場存在著某些品牌產品速食化割“韭菜”、減配減料、玩資本運作、玩流量和概念等行業亂象。他表示,東風本田選擇用心聆聽本家人的需求,和用戶“雙向奔赴”,堅信從用戶需求出發,全面All in,真正奔赴電動化轉型,通過獵光突破技術把價格打下來,用自身技術壁壘,幫用戶打破價格壁壘。
當然,一句:“你相信光嗎?”不僅是為了讓消費者在購車時能更清醒的選擇,更是獵光自薦的重要手段,畢竟對于本田在華的新能源轉型而言,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

從今年1-5月本田合資車型的上險量數據可以看出,本田的合資車型在前5個月上險量超過35萬輛,這對于本田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說已經不算很理想的成績了。而其新能源車型的市場表現則更加艱難,1-5月本田的新能源車型上險量僅8347量,只占總交付量的2.38%,這對于想要在2035年在華實現100%電動化的本田來說走的確實有點慢了。
所以本田亟需一款產品來扭轉消費者對其新能源產品的信心。
以目前獵光的產品力和售價來看,其在同級的純電動車型中確實有一定競爭力,但是在15萬-20萬元價格區間中,插混和增程式車型顯然更易被消費者接受。因此本田想憑借獵光在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上實現大幅增長可能不那么容易,但以獵光的產品品質,至少能在口碑上為本田的新能源正名。

好在除了獵光外,東風本田在今年還布局了A級純電潮跑靈悉L,本田也會在年底帶來純電動品牌“燁”的開山之作燁S7,以此形成本田電動化戰略的產品矩陣,加速新能源轉型。
對于東風本田獵光而言,它可能還無法成為扭轉本田在華電動化戰略的那道光,但它是加速轉型進程的那道光。